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民办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3 03:53:06  浏览:82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民办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辽宁省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铁政办发[2006] 90 号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民办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铁岭市民办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铁岭市民办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民办学校的资产与财务管理,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民办学校的资金与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 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的监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资产与财务
管理的监督。

第四条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以资金、实物等资产或者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出资。以无形资产出资的,应当依法评估。

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学校的资产应当与举办者的其他资产相分离。民办学校存续期间,举办者对出资的财产不得抽逃,不得占有、使用和处置或以其他方式挪用。

举办者退出办学时可以有偿转让其办学资产的相应财产权,受让人在依法履行有关手续后享有与原举办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 申请举办民办学校的单位和个人,应有与其办学类别、层次及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开办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学校依法成立后,举办者应确保办学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严禁虚假投资。

民办学校经费实行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

第六条 民办学校一经批准成立,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在银行开设账户,报审批机关备案。

第七条 民办学校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并编报各种会计报表,须保证其真实、完整。应及时清理各种往来款项,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银行规定限额。应按照会计档案有关规定对凭证、账册、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妥善保管。

财务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第八条 学校会计报告应由学校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按时报送审批机关。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应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九条 民办学校资产的使用和财务管理须受审批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

民办学校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委托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进行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同时报送审批机关备案。

第十条 民办学校应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并在学校显著位置对收费项目、标准、收取对象、批准文号及退费标准等相关内容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学生家长的监督。

民办学校除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费用外,不得向学生家长收取“教育储备金”等任何费用。严禁向本校教师或社会单位、个人非法集资。

学历教育民办学校所有收费项目应在学期或学年初一次性收取,不得跨年度收费,非学历教育民办学校按月或季度(学期)收费。

民办学校收取的费用应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

第十一条 民办学校收费应当依法使用规定的票据,并严格遵守票据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民办学校以办学名义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只能用于办学,不得用于抵押担保,不得变更其土地使用性质。

第十三条 民办学校接受的捐助,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接交、入账(库)等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学生因故退学,民办学校要按有关规定核退费用;因刊播、散发虚假的招生简章(广告)造成学生退学的,应退还所收的全部费用。

第十五条 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按国家规定为教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第十六条 民办学校分立、合并、终止办学或变更举办者时,应依法组织财务清算,并报审批机关批准或核准。

第十七条 民办学校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的,由审批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违反《会计法》有关规定的,由财政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铁岭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共青团中央、林业部、水利电力部联合转发《六省(区)青年黄河防护林首次协调会议纪要》

共青团中央、林业部、水利电力部


共青团中央、林业部、水利电力部联合转发《六省(区)青年黄河防护林首次协调会议纪要》

(1984年8月26日)

 

联合通知:

  现将《六省(区)青年黄河防护林首次协调会议纪要》转发给你们。《纪要》中提出的营造青年黄河防护林的意见和措施是与会各省和有关部门共同议定的,请照此执行。

  营造青年黄河防护林,对于保护黄河堤防,治理黄河,改变生态环境,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团委、林业、水利水保部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黄河水利委员会,要高度重视,通力协作,采取切实措施,确保这项工程顺利进行。

 

  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六省(区)于八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在山西省河津县召开了青年黄河防护林首次协调会议。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六省(区)团委、林业厅、水利厅和黄河防护林建设试点地、县团委的负责同志。

  中央绿化委员会、共青团中央、林业部、水利电力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黄河中游治理局、河南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陕西省军区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交流了黄河防护林建设情况,现场观摩了河津、芮城两县黄河防护林建设工程,讨论了规划,研究部署了明年和今后防护林建设的任务。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杨振怀、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张宝顺、林业部宣传司副司长袁有德、“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副局长刘文仕、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庄景林先后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一)

  会议认为,共青团中央、林业部、水利电力部今年二月发出组织六省(区)青少年营造黄河防护林的号召后,得到了六省(区)党政部门的热情支持和沿河两岸四百五十万青少年的积极响应。六省(区)及沿河两岸的地、县成立了黄河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分别由省、地、县党政领导同志担任组长。各级团组织、林业、水利部门开展了勘察、规划、试点、育苗工作。陕西省已将防护林区域内二百六十一万亩的造林任务落实到基层。河南省从各地调集了三万斤刺槐种子在豫北育苗。山西省在连续三年组织青少年营造黄河双千里防护林的基础上,今年又沿黄河造林二十二万亩。山东省把绿化一千四百公里黄河故堤作为第一战役,今春组织青少年植树二百零六万株。内蒙古也在防护林区域内造林三十万亩。据六省(区)不完全统计,半年来,沿河两岸青少年已为防护林育苗五万七千亩,在防护林区域内造林九十七万亩。

 

(二)

  会议指出,营造青年黄河防护林,是一件造福子孙的大好事,也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要保证黄河防护林建设的顺利进行,最根本的是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党的林业、水利、水土保持等各项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青少年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今后,一方面要动员防护林区域所属的厂矿企业、农林牧场、机关、学校、铁路、公路、驻军等单位的青少年继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参加防护林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林业专业户,鼓励沿河两岸青年率先奋起,承包荒山荒滩,承包治理小流域,兴办家庭或联户林场、苗圃、果园等,落实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总之,要通过贯彻党的政策,使广大青年在营造黄河防护林的过程中,既为国家做贡献,又使个人增加收入。这样,青年营造黄河防护林的积极性才会持续高涨,经久不衰。

 

(三)

  会议认为,确保六省(区)青年黄河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还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以下几个实际问题。

  一、规划。黄河防护林工程所涉及的地区,地理、气候、土壤、水文条件不一,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制订一个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工程建设规划。要贯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片、网、带,乔、灌、草相结合,多林种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既要讲求速度,又要注重质量。规划设计由共青团、林业、水利部门共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以县为单位进行实地勘察、测绘,落实到山头地块。明年三月底以前,各省(区)将防护林规划示意图和各县规划设计图各一式三份分别报送团中央、林业部、水电部。防护林规划应做到:山区、沙区植被覆盖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平川地区不低于百分之五十;河滩种草种树要服从行洪和河道治理的要求;林带建设从河岸堤防开始,外扩到五公里的范围。从乡到省,不同行政区划地区规划地段的衔接,要由上一级团委、林业、水利部门协调解决。地(盟)、县(旗)的规划,经团省(区)委、省(区)林业厅、水利厅批准后方可施工。

  二、资金。在鼓励沿河两岸青年集资,开发荒山荒滩,建设防护林的同时,建议黄河防护林工程所属省(区)、地(盟)、县(旗)把防护林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予以统筹解决。林业、水利部门应将营林、水保费适当集中使用,保证黄河防护林的建设。属于“三北”地区的地县青年黄河防护林要纳入“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列入预算。经费的使用,要由团委、林业、水利部门三家协商确定,做到专款专用,照顾重点。共青团组织青少年营造黄河防护林所需活动经费,可从上述资金中拨给。

  三、种苗。种籽、苗木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团组织要发动沿河两岸青少年大力采种育苗。林业部门要加强对采种、育苗的技术指导,并负责调剂种苗余缺。要积极发展青年育苗专业户,以适应防护林建设的需要。

  四、用水。沿黄河水利部门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发挥现有水利灌溉设施的作用,积极解决黄河防护林的造林用水。

 

(四)

  会议强调指出,六省(区)青少年营造黄河防护林,是一个壮举。建设好这项青年绿化工程,对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速四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六省(区)团委、林业、水利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要在省(区)委和省(区)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相应的协调组织,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把工程的规划,任务的分配,种苗的准备,资金的筹集等项工作,一一落到实处。要共同组织力量,一年狠抓两次。从现在起,六省(区)应在防护林工程所属县份中,选择几个准备工作充分、动手早的县作为试点先行县,推广先进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推动防护林建设。

 


延安市城区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


延安市城区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了提高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保障公众利益和特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建设部、公安部《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和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及交通部《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管理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是指市政府按照法定的程序,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经营城市出租车业务。
第三条 实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
第四条 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应保障乘客和出租车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获得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以下简称特许经营公司)应向公众提供持续、安全、优质的普遍服务,通过依法经营取得合理回报并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和民事责任。
第五条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的组织实施工作,行使相关权利,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并可委托所属城市客运管理机构履行具体管理职责。
市公安、工商、物价、税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履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配合搞好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管理工作。
第六条 鼓励现有出租车经营企业,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企业间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组建成2-3家出租车公司,实现产权并购置换,扩大经营规模,达到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特许经营权竞标企业资质条件。
企业实施重组后,原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及人员分流安置,均由新组建的企业承担。
第七条 交通部门通过招投标,采取竞价拍卖方式,公平、公正地将城市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权授予符合条件的企业,并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市内50辆旅游待租车,通过公开竞价,由取得经营权的公司向政府一次交纳2006年9月30日前的有偿经营权使用费后,经营权归公司所有。
第八条 现拥有合法经营权的403辆出租车可按原合同规定,继续经营到2006年9月30日,但必须自愿选择一家特许经营公司签约挂户,接受挂户公司管理,特许经营公司依照挂户合同,对挂户出租车进行管理、提供服务。对不进入特许公司经营的出租车或进入特许经营公司后发生出租车主倒卖经营权的,取消其出租营运资格。
从2006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按照特许经营合同的授权,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出租车公司与个体车主逐年签订经营合同,双方由挂户管理关系转变为依约管理关系。特许经营公司原挂户的出租车主可优先与挂户的公司签订经营合同,但必须具备规定的资质条件,服从签约公司管理。对未按规定时限(2004年6月底前)挂靠特许经营公司的出租车,不再续签经营合同。
从2008年10月1日起,城市出租车全面实行公司化经营管理,出租车经营权和车辆产权全部转为公司所有,对未达到报废条件的营运出租车,按照双方自愿的原则,由特许经营公司统一收购。
未竞得特许经营权的出租车经营企业,交通部门将收回《城市客运出租经营许可证》,公司的债权债务、人员安置自行解决。
第九条 参与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权竞标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重组企业可按重组前的企业合并计算):
(一)资历:企业经营出租车客运2年以上,企业在近2年内年均完成客运量90万人或客运周转量450万人公里以上。
(二)人员素质:企业经理有从事运输行业经营(或管理)工作4年以上或经济管理工作6年以上的经历;企业管理人员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30%。
(三)资产规模:企业净资产500万元以上,其中客运净资产300万元以上。
(四)车辆和设施:自有营运车辆50辆以上;至少有一个自有的或建立五年以上合同关系的二类以上的汽车维修厂;要有能满足企业拥有车辆停放及站务管理需求、固定的停车场。
(五)企业管理:企业有较健全的经营,财务、统计、安全、技术、劳动等管理机构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六)经营效益:企业年完成总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其中客运收入300万元以上,资产负债率不高于60%。
(七)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住所在城市建成区内。
第十条 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下列程序选择经营者:
(一)拟定特许经营权招投标方案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招标条件,受理投标;
(二)根据招标条件,组织专家对参加投标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查、评议,确定出符合条件的投标候选人;
(三)委托拍卖中介机构,通过公开竞价拍卖,确定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和拍买价格及车辆数量;
(四)向社会公示中标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20天;
(五)公示期满后,对中标企业没有异议的,经市政府批准,与竞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合同。
第十一条 出租车行业特许经营权期限为5年,特许经营权期满时终止。原特许经营公司在新一轮特许经营权招标拍卖中,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续约获得特许经营权。
第十二条 特许经营权使用费上缴财政,专项用于城市客运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维护。
第十三条 特许经营权期满前6个月,交通部门应当发布公告,组织新一轮特许经营权招标拍买活动。
第十四条 各县可根据本县实际,参照实施本办法。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交通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4年5月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