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督导员工作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20 19:04:18  浏览:973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督导员工作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督导员工作条例

(1998年9月17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
最高人民法院督导员是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队伍建设、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的人员,在最高人民法院领导下进行工作。

第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设督导员七至九名,由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司法专业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直辖市能力强、作风扎实的部分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有关局、室负责人和部分离退休的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担任。

第四条 督导员的职责:

(一)检查、督促各高级人民法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最高人民法院重大工作部署、决定的执行落实情况;

(二)对处理重大、疑难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裁判不公案件、跨地区执行案件进行指导;

(三)对法院队伍建设中重大、突出问题进行调查;

(四)对处理法院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进行检查、指导;

(五)对其他带有全局性、综合性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查。

第五条
督导员开展工作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守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第六条
督导员开展工作,一事一授权,一事一委派,完成委派任务后,向最高人民法院写出专题报告。

第七条
督导员对所督导的事项,有权进行调查、检查、督促;有权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决定进行指导;有权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建议。

第八条
督导员不代替最高人民法院职能部门的工作。对应当由职能部门按有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办理的事项,仍然由职能部门办理。

第九条
督导员不得从事与法院审判工作有密切关系的律师、法律顾问等职业。

第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对督导员的工作,应当予以支持、配合并提供方便。

第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督导室,督导室主任由副院长兼任,下设督导员办公室,负责日常的事务工作。

第十二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经济委员会市财政局关于衢州市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资助资金管理及重点技改项目奖励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经济委员会市财政局关于衢州市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资助资金管理及重点技改项目奖励办法的通知

衢政办发[2002]128号


衢江区、柯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市经济委员会、市财政局制订的《衢州市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资助资金管理及重点技改项目奖励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二年十月三十一日  衢州市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资助资金管理及重点技改项目奖励办法
市经济委员会 市财政局
(二○○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为实施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战略,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优化,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市区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一、资金来源及用途
  市政府建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市区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及其他方面的资助和奖励。
  二、技改项目资金资助的范围
  在衢州市区的工业企业(不含驻衢的省、部属工业企业)实施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重点资助:
  (一)列入市政府"做大做强"工业企业的重大技改项目;
  (二)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
  (三)市级及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
  三、技改项目资助的申请条件
  申请资助的技改项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发展。
  (二)在衢州市区组织实施,并按规定立项或备案,为当年在建或上年完工的项目。
  (三)企业管理规范,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
  四、技改项目资助的标准
  (一)对列入市政府做大做强企业名单的企业,市财政对其引进技术和购置国际先进、国内一流设备的,可按实际发生的投资额,以银行贷款一年期的基准利率为计算依据,给予计算利息的50%一次性配套资助。
  (二)对一般企业(指除做大做强以外的企业)投资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高新技术企业(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市财政对其引进技术和购置国际先进、国内一流设备的,可按实际发生的投资额,以银行贷款一年期的基准利率为计算依据,给予计算利息的25%(特别重大的技改项目可到50%)一次性配套资助。
  (三)市属企业的技改项目由市经委和市财政局按上述标准安排资助;柯城区、衢江区企业的技改项目,由市经委和市财政局按上述标准的50%安排资助,柯城区、衢江区同时按照市安排的资助资金额,以1:1的比例安排资助资金。
  五、重点技改项目一次性奖励的标准
  国家、省、市重点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后第二年企业新增利税总额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其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含2000万元)的,实行一次性分档奖励。
  (一)完成总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至3000万元(含3000万元)的项目,在两年内完工投产的,一次性给予2万元的奖励。
  (二)完成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至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项目,在两年内完工投产的,一次性给予3万元的奖励。
  (三)完成总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在两年内完工投产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奖励。
  以上奖励资金由企业专门用于奖励项目实施中的有功人员。
  市属企业的重点技改项目由市经委和市财政局按上述标准奖励;柯城区、衢江区企业的重点技改项目,由市经委和市财政局按上述标准的50%奖励,柯城区、衢江区同时按照市安排的奖励,以1:1的比例配套奖励。
  六、技改项目资助的审批程序
  (一)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在实际完成计划总投资50%的投资额后,可按已完成的引进技术和购置设备的投资额申请资助资金,项目完工投产后再按实际完成的引进技术和购置设备总投资额申请结算资助差额。
  (二)一般项目和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技改项目,在项目完工投产后按实际完成的引进技术和购置设备的投资额申请资助。
  (三)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其实际完成投资额低于立项或备案项目计划总投资30%的,一般项目和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技改项目,其实际完成投资额低于立项或备案项目计划总投资40%的,均不予安排资助。
  (四)申请技改项目资助的企业,于每年的4月、9月提出申请,填报《衢州市区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资助资金申请表》,并附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或备案核准件)、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引进技术和购置设备)的财务清单及有关凭证复印件。柯城区、衢江区的技改项目经区经贸局、财政局初审后,一式两份送市经委和市财政局。市属的技改项目经主管部门初审后,一式两份送市经委和市财政局。市经委和市财政局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列出技改项目资助计划和重点技改项目奖励资助计划,经市技改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市经委和市财政局联合下达资助资金计划。
  七、技改项目资金的拨付
  市财政安排的技改项目资助资金,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给企业;区财政安排的配套资助资金,应在市资助资金下达后一个月内拨付给企业。
  企业收到的资助资金,暂作专项拨款处理,并在"专项应付款"科目中单独核算反映,以后视企业对地方财政贡献情况再作结算、处理。
  八、技改项目资助资金的监管
  申请技改项目资助的实施单位必须按时向有关部门报送项目进度报表。市经委和市财政局要加强对财政资助资金的监督管理,对资助资金使用进行检查。对因市场、技术、资金等因素造成无法实施的项目,要终止资助。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资助资金的行为,要追回已拔付的资金,情节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对配套资金和奖励资金不落实的区,要暂停直至取消其市级财政资助。
  本办法由市经委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自2003年1月1日起执行,原《衢州市区工业技术改造财政贴息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 226 号


《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7月13日市人民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二○○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重庆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餐厨垃圾管理,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主城区的城市建成区和主城区以外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成区以及建制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餐厨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其中,厨余垃圾是指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废弃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

第三条 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政策制定、监督、管理和协调工作。其日常管理工作由所属的市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负责。

区县(自治县)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

第四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消费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含个体工商户,下同)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制作食品的违法行为,并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申报回执进行检查。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食品生产单位以餐厨垃圾为原料进行食品生产的违法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销售废弃食用油脂的违法行为。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畜禽生产场所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养畜禽的违法行为。

卫生、环保等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餐厨垃圾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餐厨垃圾管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倡导通过净菜上市、改进食品加工工艺、文明就餐等方式减少餐厨垃圾的产生。

鼓励和支持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开发和设施建设,促进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对不能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餐厨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六条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交纳餐厨垃圾处置费。餐厨垃圾处置费纳入城市生活垃圾收费体系,其征收管理的具体办法和标准由市财政和市物价部门会同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另行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餐厨垃圾实行统一收运、集中处理。

从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许可证。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参与,积极探索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原则上应当通过招标等公平竞争方式在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中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单位。

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应当形成网络。设置餐厨垃圾处理场所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八条 收集、运输、处理餐厨垃圾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采取防臭、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防治环境污染;

(二)将餐厨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分类,实行单独收集、密闭储存;

(三)不得将餐厨垃圾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和厕所;

(四)不得将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作为畜禽饲料;

(五)不得将废弃食用油脂或者其加工产品用于食品加工和销售。

第九条 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每季度结束前10日内向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申报下一季度餐厨垃圾的种类、数量等基本情况,并取得回执;

(二)自行设置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收集专用容器,保持收集容器完好、密闭、整洁;产生废弃食用油脂的,还应当按照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安装油水分离器或者隔油池等污染防治设施;

(三)在餐厨垃圾产生后24小时内将其交给收运单位运输;

(四)不得将餐厨垃圾交由未经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餐厨垃圾收运单位或者个人收运、处理。

第十条 餐厨垃圾收运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每日(含法定节假日)至少到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清运一次餐厨垃圾;

(二)在收集当日内将餐厨垃圾清运至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处理;

(三)未经批准,不得停业、歇业;确需停业、歇业的,应当提前15日向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征得其同意;

(四)实行密闭化运输,不得滴漏、撒落;

(五)每月10日前将上月收运的餐厨垃圾的来源、数量、处理去向等情况向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并取得回执。

第十一条 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不能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采取措施防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粉尘等造成二次污染;

(三)不得接收、处理未经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餐厨垃圾收运单位或者个人运送的餐厨垃圾;

(四)按规定配备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保证设施持续稳定运行;确需检修的,应当提前15日向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五)按照规定设立安全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套安全设施,保证处理设施安全运行;

(六)每月10日前将上月处理的餐厨垃圾的来源、数量、产品流向、运行数据等情况向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并取得回执。

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应当积极开展餐厨垃圾处理的科学研究和工艺改良工作,通过制造肥料、沼气、工业产品等方式提高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

第十二条 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订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应急预案,建立餐厨垃圾应急处理系统,确保紧急情况或者特殊情况下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

从事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的企业,应当制订餐厨垃圾突发事件污染防范的应急方案,并报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通过书面检查、实地抽查、现场核定等方式对本行政区域内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下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申报情况;

(二)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单位的备案情况;

(三)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运行、使用情况;

(四)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密闭储存以及无害化处理等情况。

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通过举报电话等方式,受理公众的举报和投诉,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调查处理结果告知实名举报人或者投诉人。

食品药品监管、畜牧兽医、环保、工商、质监、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有关工作的监督检查。

以上行政机关应当建立执法信息共享机制。必要时,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实施联动执法。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或者未经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擅自从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一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二、三项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四项规定的,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五项规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一项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不申报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二、三项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四项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二、四、五项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三项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二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四、五、六项规定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市容环境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畜牧兽医、环保、工商、质监、卫生等有关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不依法履行职责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权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