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重庆市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1:37:42  浏览:925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重庆市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


渝府发〔2002〕6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重庆市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1年12月24日市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



重庆市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适应我市蚕丝事业发展的需要,管好用好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充分发挥该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重庆市有关规定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缴分离暂行规定的通知》(渝办发〔1998〕155号),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各区县(自治县、市)丝绸(蚕业、蚕茧)公司和经市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经营蚕茧的企事业单位,均应按规定缴纳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
第三条 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按蚕茧鲜茧收购价款的一定比例收取,即正茧收购价款的3%、下足茧收购价款的1.5%。所收资金的30%由市蚕业管理部门收取,并缴入市级财政专户;70%由区县(自治县、市)蚕业管理部门收取,缴入同级财政专户。鉴于鲜茧收购价格每年有所不同,因此市级30%部分按上年鲜茧收购的实际价格,由各区县(自治县、市)丝绸(蚕业、蚕茧)公司以及经市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经营蚕茧的企事业单位在蚕种冷库出蚕种环节价外缴纳。
第四条 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由各级蚕业管理部门收取,收取前必须到同级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
第五条 市级收取的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由市蚕业管理部门按照应缴金额开具《行政事业性收费通知书》给缴款单位,由缴款单位持《收费通知书》到代收银行缴纳,并由代收银行开具《重庆市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银行代收专用)》。各区县(自治县、市)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的具体收取办法由各区县(自治县、市)财政部门按照“收缴分离”的原则自行制定。
第六条 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属预算外资金,纳入同级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七条 蚕桑生产技术改进费,用于蚕桑生产技术的改进,具体财务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决定》、《重庆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第九条 本办法于2002年1月1日起执行。
第十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财政局和重庆市物价局负责解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查处天津天狮生物工程公司有关问题的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查处天津天狮生物工程公司有关问题的函



1998-1-1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查处天津

天狮生物工程公司有关问题的函##**工商企函字[1998]第5号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天津天狮生物工程公司在重新申报其广东分公司传销地区过程中,弄虚作假,伪造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文件,骗取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单层次传销经营核准证书》,性质恶劣,造成了极坏影响,经研究,提出如下意见:

一、请你局依法严厉查处天津天狮生物工程公司的违法行为,并将处理结果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建议将对天津天狮生物工程公司的处理情况,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公开宣传,以达到教育、警示的目的。




印发韶关市征兵优抚安置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韶关市人民政府


印发韶关市征兵优抚安置规定的通知
(韶府〔2008〕7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韶关市征兵优抚安置规定》已经十二届2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韶关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韶关市征兵优抚安置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广大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的热情,圆满完成上级赋予我市的征兵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和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依照本规定履行征兵优抚安置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征兵优抚安置工作的领导,把征兵优抚安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征兵优抚安置工作所需的经费。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征兵优抚安置工作的主管部门;其它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征兵优抚安置的有关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负责落实征兵优抚安置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优 抚

第五条 服现役的义务兵家属,分别不同情况给予优待:

(一)农业户口的义务兵家属,由所在县(市、区)政府统筹发给优待金,其优待标准每户每年不低于本县(市、区)上年农村人均收入水平。

(二)入伍前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义务兵,家属由其原单位照发基本工资作为优待金,直至本人退伍、转为士官或提拔为部队干部。

(三)非农业户口且入伍前是待业青年的义务兵,在服役期间由所在县(市、区)政府发给其家属优待金。优待金标准不低于本县(市、区)城镇居民上年人均收入水平的70%。

第六条 义务兵在服役期间立功受奖的,按下列比例给予奖励:

(一)获得优秀士兵的,奖励当年优待金的30%;

(二)荣立三等功的,奖励当年优待金的50%;

(三)荣立二等功的,奖励当年优待金的80%;

(四)荣立一等功的,奖励当年优待金的100%;

(五)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奖励当年优待金的200%。

第七条 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入伍前的承包地(山、林)等,应当保留;服现役期间,除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承包合同的约定缴纳有关税费外,免除其他负担。

第八条 对于到西藏、新疆等高原艰苦地区服役的义务兵的家属,除享受正常的优待金外,由市统一发给一次性奖励10000元(入伍前和退伍后各发5000元)。

第九条 在校大学生入伍(不区分户籍),由市统一发给一次性奖励2000元。

第十条 凡在校学生入伍,学校均保留学籍到退役后一年内,复学后到相应年级原专业学习,其学籍性质不变。

第十一条 正常退役的在校大学生复学后,由市按每人每年2000元发给学习生活费补贴至毕业,服役期间立功受奖的,按下列标准增发补贴:

(一)获得优秀士兵的,每人每年增发500元;

(二)荣立三等功的,每人每年增发800元;

(三)荣立二等功的,每人每年增发1000元;

(四)荣立一等功的,每人每年增发2000元;

(五)获得荣誉称号的,每人每年增发3000元。

第十二条 在校大学生入伍的其它优抚条款,按上级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收的士官(不区分户籍),由市按每人3000元发给一次性入伍奖励。

第三章 安 置

第十四条 士兵退出现役后,由原征集的县(市、区)政府负责接收,并在规定的时限内给予安置。

第十五条 对非农业户口的退役义务兵和服役满一、二期的复员士官按照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我省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的通知》(粤府[2003]89号)精神全面推进自谋职业;对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退伍义务兵、五级六级的残疾退役士兵(患精神病的除外),退役时父母已双亡的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役的城镇退役士兵、转业士官采取政府安置就业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安置办法。

第十六条 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安置补助金按以下原则发放:城镇退伍义务兵、服役满一、二期的复员士官按户籍所在地上年度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的100%至150%发放;转业士官(三级以上)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收入的150%至200%发放。城镇复员士官和转业士官除按以上基数发给自谋职业一次性安置补助外,从服满义务兵年限后第一年算起,每多服役一年,增加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人均一个月工资收入的补助。服役期间立功受奖的,参照本规定第六条的标准增发补助。

第十七条 在公务员招考时向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争取一定的指标面向退役士兵招录;退役士兵报考本市党政群机关公务员(只限市权限内),学历专业达到招录职位条件的,不受应届、往届限制;退役士兵报考公务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录用。

第十八条 对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实行下列优惠政策:

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可享受当地下岗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10号)精神,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在户口所在地可享受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个体经营、税收、贷款、户籍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十九条 对服役期满正常退役,符合我省安置政策,能参加正常培训的城乡退役士兵,免费进行两年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按照“谁办学、谁负责推荐就业”的原则,由学校优先推荐退役士兵学生就业。

第二十条 退役士兵安置的其它规定按原来的政策、规定执行。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优抚安置的对象是指2008年12月1日后入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士兵。

第二十二条 优抚安置对象服役期间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视情节轻重,扣发一定比例的优抚金和安置费;被判处刑罚的,取消享受优抚安置的资格。

第二十三条 本市以前有关政策、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仍按原有政策、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