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政务督查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7:39:58  浏览:808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政务督查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永政办发〔2008〕8号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政务督查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市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永州市政务督查工作考核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00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永州市政务督查工作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政府系统的督查工作,切实提高政务督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政府决策的贯彻落实和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确保政令畅通,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市政府各部门和直属单位(包括凤凰园经济开发区、长丰工业园)。  
  二、考核内容  
  1、市政府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2、市政府常务会议议决事项办理落实情况;
  3、年度政府主要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和落实情况;
  4、市长批示件办理落实情况;
  5、年度重点项目和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完成和落实情况;
  6、省、市政府组织的各项督查活动安排落实情况;
  7、市政府督查室督办事项办结情况;
  8、年度督查工作开展情况;  
  9、督查组织机构建设情况(包括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等)。  
  三、考核办法
  按百分制标准实行分值考核。
  (一)分值比例。满分为100分。其中:市政府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5分;市政府常务会议议决事项办理落实情况10分;年度政府主要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和落实情况35分;市长批示件件办理落实情况10分;年度重点项目和为民办实事工作完成和落实情况20分;省、市政府组织的各项督查活动安排落实情况5分;市政府督查室督办事项办结情况5分;年度督查工作开展的情况5分;督查组织机构建设情况5分。
  (二)计分标准。
  1、市政府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5分)。  
  考核内容:每次政府全会后10日内,各参会部门和单位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报市政府督查室计5分,迟报1日每件扣1分,扣完当项分止(下同)。
  2、市政府常务会议议决事项办理落实情况(10分)。  
  考核内容:市政府督查室督办函下发后,在规定时间内将常务会议议决事项办理落实情况报市政府督查室计2分,迟报1日每件扣1分;在规定时间内对议决事项办理落实到位的计8分,非客观原因不能办理落实到位的每项扣1分。  
  3、年度政府主要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和落实情况(35分);
  考核内容:按要求报送完成情况材料计5分,迟报1日每件扣1分;按时全面完成和落实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计30分,非客观原因不能完成任务的,每项扣5分。
  4、市长批示件办理落实情况(10分)。
  考核内容:在市长批示件督办单规定时间内办结并回复的计10分,迟报1日每件扣1分。
  5、年度重点项目和为民办实事工作完成和落实情况(20分)。
  考核内容:按时报送建设和实施进度情况资料计4分,迟报1日每件扣1分。按时全面完成和落实目标任务计16分。其中:为民办实事不能完成任务的,一票否决;重点项目不能完成任务的,每项扣5分。
  6、省、市政府组织的各项督查活动安排落实情况(5分);
  考核内容:按督查要求落实到位,督查活动开展顺利计5分,因组织工作不到位影响督查活动顺利开展的,每次扣3分。
  7、市政府督查室督办事项办结情况(5分)。
  考核内容:在市政府督查室督办函规定时间内办结并回复的计5分,不能按时办结和回复的,每迟报1日每件扣1分。
  8、年度督查工作开展的情况(5分)。
  考核内容:政务督查网络健全、政令畅通计2分;政务督查制度完善、工作人员职责明确、落实到位计2分;督查工作的方法、手段切实可行,并有创新,工作质量、效率有保证计1分。  
  9、督查组织机构建设情况(5分)。
  考核内容:政府督查组织机构设置完备、人员配备合理、办公条件(包括办公设备、工作经费等)能满足工作需要,达到了上级要求的计5分,未达到要求的每项扣2分。 
  四、考核程序  
  日常考核 半年小结 自查 年终考评
  1、日常考核。按时按规定报送工作完成情况进度、小结、总结材料。
  2、自查。当年7月5日前,向市政府督查室报送半年工作总结;下年1月5日前,报送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3、年终考评。市政府督查室对自查报告进行复核后,评定考核等次,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考评情况报市政府。
  五、考核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实反映被考核单位政务督查工作任务的完成和落实情况,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客观、准确。
  六、奖惩
  (一)将政务督查工作的考核情况作为年终综合目标考评的依据之一。
  (二)对在政务督查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本考核办法由市政府督查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正式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安全生产工作约谈制度的通知

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安全生产工作约谈制度的通知

漳政综〔2009〕51号


各县(区、市)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根据我市实际,制定《漳州市安全生产工作约谈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漳州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漳州市安全生产工作约谈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省政府《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生产工作约谈制度是指就安全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上级人民政府或政府安委会对下级人民政府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戒勉谈话的制度。
  第三条 约谈对象
  (一)事故多发地的人民政府以及事故多发行业部门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
  (二)发生重大或一年内发生两起以上较大事故的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
  (三)死亡人数超出下达的控制指标或超过序时进度的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
  (四)未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的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
  (五)责任追究不到位、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按规定及时整改的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七)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八)认为有必要约谈的相关人员。
  第四条 约谈内容
  (一)听取被约谈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情况的汇报,包括机构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安全投入、隐患整改、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贯彻执行情况。
  (二)听取对发生事故单位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事故原因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强化安全责任等汇报。
  (三)听取对隐患单位隐患久拖不改或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原因分析,下一步整改措施,整改责任落实等汇报。
  (四)上级人民政府或政府安委会领导对被约谈单位进行批评,严肃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被约谈单位要作出整改表态。
  第五条 约谈时限
  约谈原则上在确定约谈对象后一周内由市政府安委会组织进行。
  第六条 约谈程序
  (一)约谈前,书面通知约谈对象,告知约谈时间、地点、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
  (二)约谈时,应安排专人记录,形成约谈纪要并及时反馈被约谈单位;
  (三)约谈后,被约谈单位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约谈要求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市政府安委会。
  第七条 约谈对象必须按要求准时参加约谈,不得委托他人。对无故不参加约谈或不认真落实约谈要求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批评教育,并记入单位及个人的业绩考核分值;对不落实约谈要求的,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责成检查,同时取消本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对需进行责任追究的,按管理权限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八条 在约谈整改期间,因未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严格追究责任。
  第九条 本约谈制度不代替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纪律处分和法律处罚。
  第十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结合本行政区(部门)实际制定本地区、本系统的约谈制度。
  第十一条 漳州、常山开发区管委会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十二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各级各类学校公办教职工因工负伤致残抚恤问题的通知

教育部 财政部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各级各类学校公办教职工因工负伤致残抚恤问题的通知
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公办教职工因工负伤致残后的待遇问题,过去教育部未作全国统一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时产生许多矛盾。经商民政部同意,现通知如下:
一、为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努力办好教育事业,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教职工因工负伤,必须给予积极治疗。负伤致残教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凭县以上指定医院检查证明,按照原内务部《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和有关规定评定残废等级,并
按照现行残废抚恤标准发给因工致残抚恤费。
二、因工评残办法,一律参照民政部门关于残废军人评残的现行规定和办法执行。
三、因工评残范围,按原内务部1951年4月29日内优字第69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四、因工评残的批准手续,由所在学校填报《教育事业单位人员因工评残审批表》,按隶属关系,报经省、市、自治区教育部门,有关主管部门,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并发给“教育事业人员残废抚恤证”,由所在学校按批准的残废等级,定期发给残废抚恤费,列学校经费开
支。
五、伤残人员工作调动后,凭本人残废抚恤证和原学校证明,到调入单位领取残废抚恤费。
六、企业自办的各类学校教职工,如因工负伤致残以前是享受企业劳保福利待遇的,因工负伤致残后的抚恤待遇,也应按照企业的规定(即劳动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本通知自1979年9月1日起实行。1979年9月1日以前,原在我党和人民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因工致残的公办教职工,可以按照本通知的规定进行评残。现仍在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人员,按批准的残废等级,从批准之月起由所在学校发给残废抚恤费。现已调离学校工
作的人员,可向致残时所在学校办理评残手续,按批准的残废等级,从批准之月起由致残时所在学校发给残废抚恤费;如果原学校已撤销或合并,由撤销学校的上一级主管单位或者合并后的学校负责评残,并按批准的残废等级,从批准之月起发给残废抚恤费。
各地区、各部门过去对学校公办教职工因工致残的待遇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一律以本通知为准。



1979年9月5日